▪️PREFACE 卷首语
1/ 发布本期的一则读者专属免费福利 ——
朋友 @凯祭恩 曾是 6 年 AI 算法工程师,如今是一位 AI 独立创业者。他最近开发了一款新产品:「PromptPaste」,现已上架 Mac AppStore,可搜索下载。
厌倦了与 AI 对话时,反复粘贴提示词?PromptPaste 让你积累的优质提示词在任何应用中都能快速使用,可自动融合剪切板内容,无需多次粘贴。
还有创新的快捷键模式,使用 Q W E R T Y 键切换标签,使用数字键选中提示词,全程可保持右手在鼠标上,就像玩游戏一样「言出法随」。 (更多图文介绍)
目前这款新产品正在早期推广阶段,于是我们一拍即合,拿到了 100 个激活码,作为给 ZengZhang.AI 的读者福利,先到先得。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 点击这个 Notion 外链页面 免费领取。
2/ 私密 圈子 构建中,目前一边摸底大家的画像需求,一边做技术基建。
上周已经为圈子的朋友发布了第一期内部邮件,本周五将发送第二期,敬请留意;
目前仍采用 Substack 作为邮件发送服务,但走的是邀请/审核制,只对加入圈子的朋友开放,我会每周固定 1-2 次批量给新加入的朋友发邀请;
已启用 www.ZengZhangVIP.com 这个域名,此刻页面还在建设中;
前四期在摸索风格,所以算额外赠送的,欢迎各种意见建议,直接回复邮件/评论 Substack 即可。感谢支持。
OK,以下是本期的正式内容——
▪️CASE 案例
AI 小镇模拟的这场社会实验里,东亚玩家还是那么爱内卷
via 数字生命卡兹克
这周看到最有意思的 AI 玩法——港科大研发的 AI 虚拟世界 Aivilization,允许用户创建 AI 智能体并观察其行为,这个看似治愈的游戏却真实反映了东亚社会的内卷现象。
截至目前大家开发出的最有效的赚钱策略:选择目标导向人格、跳过读书直接经商、投资芯片制造获得被动收入。有趣的是,作者发现尽管主流玩法强调效率最大化,但一些玩家选择让 AI 按自己想法生活同样获得乐趣。这个实验不仅是对 AI 社会的模拟,更是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的深刻反思,让参与者通过观察 AI 小人的生活来反观自身。
这个 Aivilization 会开放到 9 月 30 日。待到落幕之日,每个参与者都会收到一个属于自己的 AI 小人的「人生报告」。
知名网红 VC:我如何用 AI 搭建播客自动工作流系统,高效消化每周播客+生成博客(英文/视频播客)
via Lenny’s Newsletter
知名投资人/网红 Tomasz Tunguz 分享了他自建的鹦鹉播客处理器系统,能够帮助他每周消化 36 个播客而无需花费 36 小时收听。该系统通过终端工作流程下载、转录和总结播客内容,提取关键见解和投资观点。他详细介绍了使用 Nvidia 的 Parakeet 等 AI 工具清理转录文本和生成结构化摘要的方法。文章还展示了如何通过 AI 提示技术从播客转录中提取可操作的投资论点和公司提及,以及通过迭代反馈生成保持个人写作风格的博客文章草稿的系统方法。
AI 外教产品 Praktika 如何用 30 人小团队实现 2000 万美元年收入?
via AI 新榜
Praktika 作为 AI 外教领域的代表产品,凭借 30 人小团队实现近 2000 万美元年收入,展现了 AI 在教育领域的巨大商业潜力。该产品通过 AI 生成的虚拟外教提供个性化语言学习体验,价格仅为真人外教的 1/50。然而文章也指出,当前 AI 外教产品在课程体系化和发音反馈方面仍有不足,且底层技术同质化严重。有趣的是,虽然 AI 外教在某些场景下能提供更高效的陪练,但真人教师在学习规划和情感交流方面的价值仍不可替代。未来很可能是 AI 与真人教师相结合的模式,共同推动语言教育的发展。
▪️OPINION 观点
AI 创业者 Koji 的 15 个洞察与社群实践
via 混沌学园
Koji 杨远骋是新世相、街旁网、躺岛联合创始人,AI Hacker House 发起人,播客「十字路口」创始人(不是老罗新搞的重名那个)。这篇文章分享他通过采访上百位 AI 创业者后的观察思考和实践经验。他认为主动体验前沿产品是感知未来的重要方式,并分享了创建 AI Hacker House 的初衷——为 AI 创业者提供社群归属感和协作空间。
▪️INTERVIEW 访谈
采访「独响」王登科:推出「响梦环」,29 元现货 12 秒卖空
via 锦秋集
AI 情感陪伴应用「独响」推出硬件产品「响梦环」:9 种颜色,编织材质, 29 块钱一个,现货 12 秒小红书预售售罄。用这个手环碰手机,就能靠 NFC 芯片打开 App 唤起绑定的 AI 角色,开始互动。一个手环终生只能绑定一个角色。让我想到「器灵」。如果把手环形态,做成更多便宜的、容易附着在各种材料/物件上的硬件形态,是不是就能实现我家万物有灵、随时召唤了(我承认很中二)。
其创始人王登科认为,当前所有 AI 陪伴产品面临的核心挑战是 AI 缺乏「活」的成长性,无法与用户共同进化,这限制了深度情感连接的建立。尽管「独响」通过七层关系系统和异步交互等设计试图解决此问题,并已拥有 100 万注册用户,但王登科坦言 AI 角色的「非活人感」依然存在。他坚信 AI 与人的深度关系必须结合线上与线下体验,虽然有朋友建议做纯软件项目挺好,但他坚持想试试做硬件,也算一种执念和情怀吧。
P.S:类似的情感陪伴项目,还有拿到朱啸虎投资的「Fuzozo(芙崽)」。 前小鹏汽车机器人项目的设计负责人,转而做了一个毛茸茸的包挂,加上了触摸、语音和记忆功能。感兴趣的也可以看看腾讯科技的 这期创始人访谈。
音潮 CEO 姜涛:让东北老铁人人都能当周杰伦
via 虎嗅科技组
音潮 CEO 姜涛在采访中分享了他从 2016 年开始深耕 AI 音乐领域,先后在快手、QQ音乐、昆仑万维任职的完整经历,亲历了 AI 音乐从技术探索到商业落地的全过程。文章揭示了 AI 音乐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包括深度学习如何解决人声分离难题,以及大模型带来的智能涌现现象。姜涛提出了音乐平权的愿景,希望通过 AI 技术让普通人也能创作音乐,就像短视频平权塑造了快手和抖音一样。音潮产品采用独特的商业模式,用户创作歌曲版权完全归用户所有,并通过播放量分成激励创作者。
大厂动向:
Meta 在 2025 年 AI 竞赛以天价薪酬包挖角至少 50 名竞争对手的 AI 专家。然而疯狂招人导致内部团队摩擦加剧,老员工对新来的明星科学家不买账,计算资源分配和技术路线分歧频发。为此 Meta 近期不得不 突然冻结 AI 部门招聘,既是为了整合新组建的超级智能实验室,也是向市场发出控制成本的信号。
硅谷科技巨头正从反战立场 向军工产业转型,发战争财。OpenAI、Meta、Google 等公司纷纷删除禁止军事应用的条款,开始研发军用 AI 技术。
这篇文章 作者参加了 Google I/O 2025 并分享了他的第一手体验,剖析了 AI 正在如何从根本上重塑前端开发(文章前面是英文,后面是中文翻译版)。
钉钉创始人陈航/无招回归(访谈)后,推出了彻底重构的 AI 钉钉 1.0,含五个 AI 原生产品——钉钉 One(AI 秘书)、DingTalk A1(智能录音硬件)、AI 听记、AI 搜问、AI 表格。
飞书多维表格脱离母体、独立发布了。
垂直领域:
在政务领域,如何打造一个「能干活」的 AI Agent 的一手经验。
物美超市通过 AI 动态出清系统 基于历史销量、实时库存和销售速率等数据,自动计算最优折扣,替代了传统人工贴标流程,成功将生鲜损耗率降低超过 30%,解决了零售业长期存在的出清难题。
Harvey 是专为法律行业设计的 AI 应用,通过模块化产品架构,通过 RAG 技术和严格的数据溯源机制建立了可靠性,解决法律行业正面临三重变革动力:客户需求倒逼、人力断层危机和技术风口机遇。
Every.to 这篇文章 分享了作者担任媒体编辑运营负责人时的宝贵 AI 经验。作者花费数周时间自建 AI 编辑系统,经历过四个迭代阶段却遭遇失败,最终发现现成的 Claude Teams 方案更有效(有的经验跟我自己折腾 这个 Newsletter 背后的 AI 系统 好像啊,不过我不折腾同事,只给自己没事找事,哈哈)。
同样是媒体人,Platformer 主编 Casey Newton 分享了过去一年在 AI 生产力工具使用上的迭代经验。他坚持使用 Raycast 和 Capacities 两款工具,作者停止使用 Readwise,并发现了 AI 在寻找学术资源、总结反应和新闻分析中的实用价值。
随便看看:
极客公园评测了最近热衷发 公 关 稿 的 Macaron(马卡龙)这个号称「世界上第一个 Personal Agent」,结果很拉胯。
Reddit 一个 帖子 作者追踪了 2024 年 1 月至 6 月的 500 次 Product Hunt 产品发布,发现:487/500(97.4%)的月经常性收入低于 1,000 美元,456/500(91.2%)拥有 <100 活跃用户,423/500(84.6%)自发布月份以来尚未更新;只有 13 家公司盈利足以支付创始人的薪水。中文速看版。
原来影视行业面对艺人塌房时,AI 换脸成本 高达每分钟 3.1 万元,但仍比重拍节省 70-90% 费用。
适合个人上手的教程/评测/资源:
本周锦秋基金的 AI 实验室 横评了 8 款 AI 文生视频模型—— Veo3、Hailuo02、Jimeng3.0、Kling1.6、Seedance1.0、Pixverse V4.5、Vidu Q2、Luma Ray2,从新手导演的各需求角度探寻出:谁能拍广告,谁只是凑热闹;他们还 横评了 7 款 AI 写歌工具 —— Suno、ElevenLabs、Udio、海绵音乐、TME Studio、Mureka、Stable Audio,想看看从年会 BGM 到模仿周杰伦,谁能唱出未来?
快刀青衣 对五大 AI 助手的视觉识别能力进行了主观评测,使用十张设计奇葩的卫生间标识图进行测试。
一篇万字综述 《A Survey on Agent Workflow》 ,作者们扒光了市面上超过 20 个主流的 Agent/Workflow 框架,只推荐其中 5 个。中文速看版。
可灵 2.1 推出首尾帧模型,教程:两张图→大片,附万能提示词。
滴滴出行近期 发布了 MCP Server v1.0.0,开发者只需四步即可在产品中嵌入叫车功能,支持 400 多个城市,连接数千万司机。
33 个 Claude Code 使用技巧,包括快捷键、隐藏规则指令等。
AI 专家卡帕西 分享了四层 AI 编程工具链使用经验,75% 时间使用 Cursor 编辑器自动补全功能,其次用大模型修改具体代码,第三层使用 Claude Code 等独立工具实现较大功能模块,最后用 GPT-5 Pro 解决最难问题。
Google Gemini AI 修图功能升级了,感兴趣的推荐电脑玩物的 这篇教学。
感谢阅读到这里,期待下周继续与你相遇。我是范冰(@XDash),欢迎参考我的图书、播客、课程:
《我如何用 AI 打造 100X 知识萃取系统》 视频课程。
著作:《增长黑客》(虽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但在今天 AI 新品爆发初阶的时点来读,似乎各种 tricky 的增长伎俩、心法、思路一点不过时)。
YouTube 频道 「范冰 FANBING」;播客节目:《AI增长黑客》(小宇宙、Apple)、《冰镇电波》(小宇宙、Apple)。
工具资源免费分享电报频道:冰器库。
通过 我的邀请链接注册 Manus,你和我都将额外获得 500 Credits;注册 Cubox 并输入我的专属推荐码:zje2ok ,你和我都可以额外获得 7 天会员资格。
欢迎各类商业合作、资源置换、读者回馈合作,可直接回复本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