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黑客AI周报】EP#18 AI+投行/房地产/播客/教育/玄学、落地策略、成本困境等
「Explain the how、Track and reward adoption、Cut the red tape」
▪️PREFACE 卷首语
关于「圈子」的进展,我刚做了一场直播
1/「圈子」的策划还在推进中。昨晚我用自己尘封的视频号做了场直播。这场直播回放,我已经上传到了自己的 YouTube 频道。视频预览如下:
这期视频,开头将这个「圈子」想法初衷陈述了一遍(看过原文的可以忽略,直接跳转到 17:38 这个时间点),然后随机选读了一些潜在加入者提交上来的自带资源/权益。
咱们读者里真是卧虎藏龙,大佬云集。能贡献的资源/权益涵盖面也很广泛,货品、流量、圈子、场地、分享、内幕、产品会员、天使投资…不一而足。希望后续有更多想在 AI 时代踏实落地一起做点事,能够 加入圈子,大家看看能一起玩出点什么名堂。
2/ 我争取下周五能试发一期「圈子」的 VIP 内部邮件(先别报太大期待,涉及 VIP 个性化信息的投递代码开发,且最近要忙搬家,可能会耽误一些时间,极有可能延后)。因为这个圈子的内容形态还需要探索,所以头一个月的投递,会像是 MVP/Demo,且可能根据反馈来剧烈调整变化。因此我决定:头一个月的投递,都算额外送的,等形式逐渐稳定、大家习惯和认可了,再开始作为第一年的 VIP 权益来统计起止日期。
3/ 「圈子」的正式名字,请大家来投个票(考虑到未来的人群拓展,因此这个投票面向这份免费 Newsletter 的所有人,而不仅限已经加入圈子的 VIP 早鸟),先从以下英文代号里选吧,具体意思我先不解释,直接盲投第一眼的眼缘(投完就可以看截止当时的结果):
或者,你有 其它的想法,也欢迎直接回复这封邮件(如果你是 Email 接收这篇内容的话)提出。
OK,以下是本期的正式内容——
▪️CASE 案例
「AI 原生投行」OffDeal 如何颠覆华尔街传统(英文)
via Sourcery
一篇英文深度好文。OffDeal 作为首家 AI 原生投资银行,通过 12M 美元 A 轮融资估值达 100M 美元,其 AI 技术自动化了传统投行中 80% 的重复性工作,使小型交易(10M-100M 美元)变得经济可行。公司采用独特的两人工位交易舱模式,结合 AI 工具如买家匹配引擎、自动生成 30 页推介书,已促成 30 笔交易,目标 2027 年实现 100M 美元收入。其病毒式传播策略避开传统 PR 机构,直接接触媒体和影响者,成功吸引华尔街精英加入。这个模式颠覆了传统投行对小型交易的忽视,解决了中小企业主长期面临的交易服务缺口。一些数据/策略摘要:
OffDeal 银行家激励机制:每笔交易可获得 20% 的成功费分成。
OffDeal 成立一年内完成 30 笔交易,典型案例帮助客户多获得 40% 售价。
AI 技术具体应用:买家匹配引擎、自动生成推介书、实时交易监控等。
团队建设理念:工程师与银行家紧密协作,采用前沿 AI 工具。
市场定位:瞄准占美国 GDP 45% 的中小企业交易市场。
病毒式营销策略:绕过 PR 机构直接接触媒体和影响者。
AI 播客,正被集体押注?
via 白鲸出海
你能接受纯靠 AI 生成的播客客户端吗?前百川智能联合创始人焦可就做了这么一款 App「来福」。与 ChatPods 用 AI 去加持人类制作的播客内容、发力内容推荐与总结不同,来福上的播客全部都是 AI 生成的,用户可以随时生成、点播自己想听的内容。系统在主页上为用户推荐符合兴趣的播客,并配有一个ChatBot,在收听时,用户可以随时使用语音或文字与AI进行交互,完成提问、点播等操作,或与 AI 闲聊。新闻类播客可能是 AI 最有潜力的应用场景,但在娱乐和知识类播客中难以替代人类内容。整体市场仍面临头部效应强、用户接受度低的挑战。
480 亿好未来,攻坚大模型
via 21世纪商业评论
讲的是好未来投入 480 亿,攻坚教育大模型的幕后故事(虽然是公关文,但细节描写挺多)。该模型已应用于学习机等硬件产品,带动智能硬件业务增长 39%。团队采用开源模型结合自有教育数据的二次训练策略,半年内实现技术突破。目前正推进 AI 产品进入公立学校试点,初期数据显示使用 AI 的班级成绩提升 7 分。好未来规划了 AI 老师的五级发展路径,目标实现教育全流程自动化。教育+AI 从业者加油啊,我就等着了,看我宝宝到了能碰手机平板的年纪,能不能借着 AI 实现教育飞升了。
▪️OPINION 观点
企业 AI 落地的 25 个实践检验过的策略(英文/付费)
via PeterYang
本文作者分享了 25 个加速企业 AI 落地的实战策略。如果你是一定规模的企业管理层/战略层/培训师,这篇或许对你有用。
内容来自对 Zapier、Ramp、Duolingo、Shopify、Intercom、Whoop 这几个知名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访谈。其中,Zapier 销售代表每周节省 10 小时潜在客户调研时间;Ramp 构建的 AI 用户画像能让产品经理即时获取任何需求的反馈;借助 AI 技术,多邻国从 12 年开发 100 门课程跃升至 12 个月内产出 150 门课程。
基于这批访谈,作者总结了 Explain the how(阐明原因)、Track and reward adoption(追踪并奖励落地进展)、Cut the red tape(简化审批流程)等 25 个策略(完整查看需要付费的文章,免费试读只能看其中 3/25 个策略)。
AI 订阅模式陷入成本困境
via 机器之心
不少 AI 创业公司觉得,商业模式清晰明了:先用「每月 20 美元」这样的低价包月服务圈住用户,赌的就是未来模型成本会像摩尔定律一样降下来。但这个看似完美的剧本,其实是一个注定会失败的陷阱。和一路走低的训练成本相反,AI 公司的运营成本,尤其是「推理」费用,正在坐着火箭往上窜。
这让 AI 公司面临两难抉择:「无限订阅」会亏死,「按量计费」会饿死。 TextQL 联合创始人兼 CEO 丁一帆(Ethan Ding)的这篇博客深度剖析了 AI 公司正在面临的此类「囚徒困境」,并给出了建议。
文章风趣幽默且深入浅出,非常值得一读。他谈到,AI 公司面临 Token 成本下降但订阅费上涨的困境。其核心矛盾在于:用户只追求最强模型,而忽略成本下降的老模型。推理费用飙升导致固定费率订阅模式难以为继,按量计费又面临用户流失风险。Anthropic 等公司尝试调整策略但仍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垂直整合和极高转换成本成为可能的出路,但行业整体仍陷囚徒困境。
投研:AI+SaaS 概念股 Figma 登陆纽交所,有望再现 Circle 上涨神话?
via Rockflow
这年头,设计师、产品经理必备的工具 Figma 最近正式在纽交所上市了。其 2024 财年收入 7.49 亿美元,同比增长 48%,95% 的财富 500 强企业使用其服务。Figma 通过产品驱动增长模式和 AI 技术整合,实现 132% 的净营收增长率。这是一篇投研报告,分析师给出三种估值情景,乐观预测 2030 年估值可达 750 亿美元。Figma 的成功源于对设计软件行业的彻底重构,将传统优势转变为创新动力。一家非 AI 原生的工具品牌,最终却成了 AI 时代最稳扎稳打、踏实获益的赢家,令人感慨。
另有一篇 AI闹 的相关文章:《Figma 上市对 AI 创业者的 7 个启发》。
▪️INTERVIEW 访谈
专访 Beekin 首席执行官 Vidur Gupta:AI 如何优化房地产管理(英文)
via Artificial Investment
比起赛博世界,现在我比较喜欢看 AI 在传统行业(尤其是根深蒂固那种)的落地应用。Vidur Gupta 的这期播客访谈,分享了 房地产分析平台 Beekin 如何利用 GenAI 预测资产价值、租金和租户行为,帮助房东优化定价和租户留存。平台通过整合公共、空间和资产级数据,提供实时推荐,如调整租金以减少空置期。Gupta 强调 AI 在减少偏见和提升决策效率方面的价值,但也提醒需谨慎处理数据责任和潜在歧视。讨论还涉及 AI 代理的未来角色、定价模型及数据共享的利弊。链接内包含 28 分钟的播客音频。
对话测测任永亮:把心情、星座、MBTI 等玄学元素「产品化」,还赚到钱的人
via 晚点LatePost
测测创始人任永亮将星座、MBTI 等泛心理工具产品化,打造出持续盈利、数亿营收的测测 App。这款产品通过算法分析用户情绪和行为,吸引了 5000 万注册用户,其中 80% 为一线城市女性。而达成这样的成果时,团队不过 200 人(以上都是他们在访谈中自行披露的数据)。任永亮从北大医学部背景转向 AI 机器学习,他认为未来产品应打破抖音式多巴胺循环,转向具身智能的陪伴机器人。他也提到了玄学与科技结合从而创造商业价值的观点。
随便看看:
The Information 曝光了 GPT-5 的更多内幕,被 OpenAI 视为迈向 AGI 关键一步的 GPT-5,其实经历了一场不为人知的「难产」危机。APPSO 编译了这篇《GPT-5 的难产内幕》。
Cloudflare CEO Matthew Prince 指责谷歌等科技巨头免费抓取数据而不补偿内容创作者,为此 Cloudflare 已采取行动默认屏蔽 AI 机器人。他提出「瑞士奶酪模型」作为理想解决方案,推动 AI 公司为内容付费(英文)。
一篇蹭 Manus 热点的文章,切入角度比较特别:一个实习生亲历的 Manus 外迁与裁员。
一篇真实的 WAIC 大会观后感,作者重点聊了四种类型的 AI 产品表现:通用 Agent 办公工具、业务场景 Agent 工具、开发工具及课程、终端机器人/机器猫,认为目前是仍有不少泡沫,不符预期。
适合个人上手的教程/资源:
Manus 最近推出了 Wide Research 功能,通过并行处理能力将 AI 智能体的效率提升 100 倍,本文展示了多个实际案例(可惜现阶段只有最尊贵的 Pro 会员能用上)。
高德地图发布了史诗级更新:「路线规划 Agent」,但好像 差评小编图文评测后的结论是一言难尽、建议先别用。是否满足您的需求,可自行分辨。
一篇 Agent 数据抓取能力横评报告,对比了 OpenAI Agent、Manus、Genspark。
剪映旗下的内容创作 Agent「小云雀」最近上线了「智能生成数字人」(文生数字人)功能,量子位做了介绍和评测。
Google Cloud 推出多款 AI 代理工具,旨在简化数据分析流程,让非技术人员也能快速获取洞察。新工具包括 BigQuery AI 查询引擎和 Data Science 代理,能自动完成数据清洗到建模的全流程(英文/付费阅读)。
一篇详细的手把手教程:《我把一个网址丢给 Gemini,它吐出了一套专业的 AI 电影分镜。(附 AI 导演系统提示词)》。
麻省理工学院推出 AI 学习平台 MIT Learn,提供超过 12700 个免费学习资源。平台支持先进搜索和 AI 智能体 AskTIM,帮你快速找到课程。
感谢阅读到这里,期待下周继续与你相遇。我是范冰(@XDash),欢迎参考我的图书、播客、课程:
《我如何用 AI 打造 100X 知识萃取系统》 视频课程。
著作:《增长黑客》(虽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但在今天 AI 新品爆发初阶的时点来读,似乎各种 tricky 的增长伎俩、心法、思路一点不过时)。
YouTube 频道 「范冰 FANBING」;播客节目:《AI增长黑客》(小宇宙、Apple)、《冰镇电波》(小宇宙、Apple)。
工具资源免费分享电报频道:冰器库。
通过 我的邀请链接注册 Manus,你和我都将额外获得 500 Credits;注册 Cubox 并输入我的专属推荐码:zje2ok ,你和我都可以额外获得 7 天会员资格。
欢迎各类商业合作、资源置换、读者回馈合作,可直接回复本邮件。